新疆旺源驼奶武汉办事处因需业务扩展,现诚征武汉空白区域及周边县市销售代理。资源珍稀、产品独特。凡人勤品正、热爱健康者均可报名,按报名时间顺序确定。
报名热线:027—82710188、13971180619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9号508
新疆旺源驼奶武汉办事处
2018年4月3日
]]>
1000多年古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历经千年,有商队的地方就有骆驼,有骆驼的地方就有贸易的历史,如今商队的驼铃声已远去,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骆驼却不时提醒着人们追忆丝绸之路曾有的繁华。但,历史永远记载了一种神奇的食品---驼乳。
是“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驼乳的食用价值和健康作用已经得到科学认可,在冷兵器时代,它给了游牧民族和长途跋涉游者强大的体能补给,穿越惟余莽莽的沙漠,成就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外交与贸易奇迹,骆驼分泌神奇的乳汁,
几千年来,默默地支撑了一场场艰难的征途与归途...感恩“上帝创造的奇迹”,神奇的驼乳,被美誉为“沙漠软白金”,优良的生命基因决定了驼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生命微量元素。
我们对沙漠生命的那一份敬畏着实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体验沙漠的温柔与残暴。
一罐驼乳,一种身份。
【解读神奇的驼乳】
骆驼乳(驼乳)特指双驼峰分泌的乳汁。骆驼长期生活在环境恶劣的沙漠戈壁中,赋予其顽强的生命基因。
骆驼一般三年只产一仔,相比牛和羊产量少,驼乳因稀缺性突出,每一滴都是精髓,源自骆驼天生对水分的控制与分泌。
骆驼乳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动物乳品,驼奶的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维生素是牛奶的3倍,铁是牛奶的10倍,而脂肪含量却较低。
骆驼奶高钙,饱和脂肪酸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含过敏源。
驼乳有几大成分是其他任何奶制品所没有的:
A:类胰岛素生长因子→抑制血糖波动
使血糖趋于稳定,净化血液,促进血液年轻化,让人永远永葆青春。
此外,可以协助糖尿病患减少对胰岛素的需求,还可以辅助治疗糖尿病...
B:免疫球蛋白→体积微小可渗透到深层细胞,起到深层免疫调节的作用,强效提高免疫力,可严防疾病侵袭。
C:溶解酵素
强效杀菌,提高身体免疫力
D:乳铁传递蛋白
有较强抗菌、抗病毒作用;有良好的消炎作用,对防止肠胃炎效果明显;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铁质吸收;抗氧化作用强。
上述四种物质是形成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起来,可以让人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素质,骆驼奶同时拥有这四种物质,且含量及其丰富。
2000年食品科技协会IFT把驼乳列为21世纪有发展前景的非草类天然健康食品。
【医学药典记载】
*《本草纲目》记载:“驼乳,补中益气,强体魄,壮筋骨,填精髓,令人不饥”。
*《新疆维吾尔族药典》记载:“驼乳,性味甘醇、无黏胶感、属微辛,大补益气,补五脏七损,填精髓,耐饥饿,止消渴”。
*《中医哈萨克医药志》记载: "骆驼有滋补、安神、养阴、解毒作用,可恢复百病之后虚弱的身体。"
骆驼奶在元代被列入八珍。蒙古达延汗幼年身患痞疾,其养母以银碗盛白色驼奶治愈之。
拉西朋斯格在《水晶珠》中也记载驼奶救人的故事。
《汉书苏武传》、《黄金史纲》、《成吉思汗传》和萨囊彻辰《蒙古源流》等蒙古古文献对羊奶医病救人也有相关记载道。
【产品优势】
重点一:沙漠之舟、优良基因,特殊的气候、优越的地理位置;
重点二:骆驼一般三年才产一仔,驼初乳是最接近人乳,极其珍贵;
重点三:驼初乳是产完小骆驼10天以内的奶,营养成分最好;
重点四:据目前养骆驼的数量1年只有三万罐的产量;
重点五:来自中国净土---新疆阿勒泰,300万亩的天然喂养草场;
重点六:不含化学污染和人工添加,天然绿色食品。
【适用人群与作用】
1.提高人体抵抗力,补充体力
2.对糖尿病、肺结核有辅助治疗作用
3.儿童增加智力
4.老人保健
5.肠道修复
6.解酒护肝
7.女性美容塑身
骆驼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较为陌生,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它被视为不可替代的营养品。
在阿拉伯国家骆驼乳是一种广为饮用的食品;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医生将其当成一种处方推荐给虚弱的病人;在印度,骆驼乳被用来治疗水肿、黄疸、脾脏疾病、肺结核、哮喘、贫血和痔疮;
在非洲,人们建议艾滋病人饮用骆驼乳,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肯尼亚一家骆驼乳制品公司正在同医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骆驼乳在防治糖尿病和冠心病上所起的作用。
但是由于骆驼的生长环境有所限制。所以市场上的驼乳并没有像市场上的牛奶那样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驼奶为何物。
旺源驼乳--经现代工艺生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驼乳中特有的营养成分,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属纯天然绿色乳品。含有大量的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及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旺源驼奶中所含重链抗体IgG是天然存在的唯一与人体重链抗体IgG高度同源的免疫球蛋白,作为在抗感染过程中起主力军作用的免疫成分,IgG的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旺源驼奶乳蛋白中含有类胰岛素片段,对人体胰岛素β-细胞起到调节与改善作用,且此片段通过胃的酸性环境不会受到损坏,能有效被吸收;
旺源驼奶营养成分接近人乳,蛋白质分子量小而优质,无大分子的乳球蛋白,不引起婴幼儿过敏;
旺源驼乳,完全采用天然加工方式,经国家权威食品检测专家验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是绝对可以放心饮用的乳制品。
随着经济的增长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选择的食品业着重于有机,绿色,健康!旺源-给您想要的。
旺源驼奶销售热线:027-82710188
特色一:陈设简单,但潇洒舒适,富有趣味
四川茶馆的陈设虽不十分讲究,但潇洒舒适。有桌凳,有的还设一排竹躺椅。茶客既可以坐着品茶,也可以躺着品茶。四川茶馆里的行茶师傅都有一手绝活。客人进门,在竹椅上一躺,伙计便大声喊着打招呼,然后冲上茶来。若是集体饮茶,还能看到一场如“杂技小品”一般的冲茶表演。茶博士顿时托一大堆茶碗来陈列桌上,茶碗都是有盖的。这时,茶师傅左手揭盖,右手提壶,一手翻,一手冲,左右配合,纹丝不乱,而速度又快的惊人,甚至数十只杯,转眼间翻盖冲水即举,桌上可以滴水不漏。这既体现了我国茶文化中“精华均匀”的传统,又表现出一种优美韵律和高超的技艺。
特色二:摆龙门阵,作信息交流站
四川人爱饮茶,这从川茶的悠久历史和川人的生活习惯可以窥见一二,这里不多赘诉。在过去,很多人一起床便进茶馆,有的洗脸都在茶馆里。然后是品茶、早点,接下去便摆开了龙门阵。所谓摆龙门阵,是指聊天、闲谈。四川人口才好,脑子快,能言善辩,不论老友新知,一进茶馆皆是谈友,大事小事都能说个天方地圆,如云如雾。川人爱饮紧压茶,味浓烈,清香久,且经泡,一盅条可以喝半夭,与长谈最相宜。有的人清晨喝到中午,临走还吩咐“么师”:“把茶碗给我搁好,吃罢饭晌午我还来。”
特色三:民间会社的联谊站,江湖味重
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茶馆里,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也常在茶馆进行;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设在茶 馆里。这些茶馆大多还兼营饭馆、旅店。每逢寒暑假,茶馆又成为争聘教师“六腊之战”的战场。可以说,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馆当做结交聚会的好去处,茶馆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特色四:经济交易所,方便买卖
四川茶馆有一项重大作用常为人们所忽视,即“经济交易所”。在四川,民间主要生意买卖都是在茶馆进行的成都,有专门用来进行交易的茶馆,在那里一般都没有雅座,有茶、有点心,还可以临时叫菜设宴,谈生意十分方便。旧时买官鬻爵,也是在茶馆里讲价钱。至于乡间茶馆,更是生意人经常聚会的地方。
特色五:民间法院,调解社会纠纷
四川茶馆除了是休闲、社交场所之外,还是“民间法院”。亲朋邻里之间若出现了纠纷,双方约定到某茶馆“评理”。凡上茶馆调解纠纷者,由双方当事人出面,请当地头面人物调解,双方参加辩论的对手经过一番唇枪舌战 之后,由调解人仲裁。所谓“一张桌子四只脚,说得脱来走得脱”。如果双方各有不是,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是一方理亏,则要认输赔礼,包付茶钱。这也反映了,川人看待茶馆,是有茶的“公平”、“廉洁”内容。事实上,四川茶馆的“政治”、“社会”功能似乎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特色六:民间文化活动场所,受文人喜爱
据说,有些四川作家写作专到茶馆里,“闹中取静”,没有茶馆便没有灵感。如台湾女作家琼瑶笔下的《几度夕阳红》中的重庆沙坪坝茶馆,便是文化人经常聚会的地方。在那里,学生们可以吟待、作 画、谈心,成立什么“南北社”,比一般茶馆多了些风雅气氛。四川不仅大中城市茶馆多,小的镇邑也总有茶馆,甚至乡间场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碰上赶场天,茶桌子一直摆到街沿上。在那里,你可以观赏到川剧、四川清音、说唱,还有木偶戏,可谓是民间文化活动场所。
四川茶馆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为一体,其特色文化让人叹为观止。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川人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
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红、绿茶等,用量通常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四是闻香:待冲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茶托”又称“茶船”,相传为唐四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始为木托,后以漆制。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碗内又绘避火图。有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
掺茶世家
一家三代都服务鹤鸣茶铺
“我们一家三代都靠掺茶为生,算得上是掺茶世家了。”说起吴家的掺茶史,可以追溯到吴登方的父亲一代。吴师傅的父亲12岁就进鹤鸣茶馆当学徒,一直干到60岁退休。
1978年,下乡归来的吴登方进入父亲服务了一辈子的鹤鸣茶铺,开始了自己30年的掺茶生涯。由于他手脚麻利,又勤学好问,很快就成为盖碗茶艺的高手。和父辈一样,吴登方用他的盖碗茶技,把喝茶从一种生活方式演绎成了一门艺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儿子吴科军从部队退役后,又子承父业进入了鹤鸣茶铺。
掺茶功夫
手上杂技掺出茶博士美誉
2日清晨,上早班的吴师傅跟平常一样身着白色工作服,一大摞三件套的盖碗、茶碗听话地摆出“倒挂金钩”的造型,吴师傅只用一只手就全抓了起来,另一只手则提着一只铜壶,游刃有余地穿梭于茶客间,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娴熟地将茶碗均匀地“撒”在茶客桌上,摆碗、掺茶、盖碗,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而这,已是他在鹤鸣茶馆掺茶的第三十个年头了……
尽管是早晨,但露天茶铺里仍旧坐了不少喝早茶的老茶客。“这手叫‘手托莲花’;这手叫‘盘龙过江’;这手叫‘霸王抱柱’”……吴师傅一连串的精彩动作让几位专门从广州到成都感受正宗盖碗茶的客人赞叹不已:“看得人心惊胆战,生怕茶碗掉下地来,简直就跟杂技一样!光看他最后用无名指优雅地勾茶盖这一个动作,就值5元钱!”广州客人大呼看得过瘾。
名震中外
“这个最能代表成都文化”
1991年9月,文化部在全国寻找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技艺的艺人赴澳大利亚表演。相关专家来到成都时,吴登方正接受本地电视台邀请,在文化宫拍摄盖碗茶、川戏座唱、名小吃“成都三绝”。专家被盖碗茶艺所折服,连夜找到吴登方,“你这个最能代表成都的民俗文化。”
一个月后,民俗文化表演组抵达墨尔本,盖碗茶艺居然成了这次民俗文化展示的重头戏。“我表演了8场,那些外国观众都站起来看,掌声差点震聋了耳朵。”吴登方回忆道。
此后,国内媒体像赶趟儿般追到成都拍摄,吴登方还上了央视“东方之子”和《人民日报》。后来,韩国、日本的电视台也尾随来访。1996年,他被成都市政府评为“成都市十大服务明星”。
后继乏人
盖碗茶艺面临失传危机
“如今成都的茶楼越来越多了,但掺茶师傅却越来越少了。”吴师傅坦言。据悉,成都有3000多家茶馆,至今仍采用传统茶技来为茶客服务的,只有鹤鸣茶铺等三家茶馆。在人民公园喝了20多年茶的张先生说,很多外地游客到成都来感受盖碗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看到掺茶师拿碗、提壶、掺茶、吼堂的整个过程,这样才算真正感受到成都茶文化魅力。
“大多数掺茶师纷纷改行,没有人再学,这个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消失。”对于这门手艺的传承,吴师傅深表忧虑。 (记者 朱建国 摄影报道)
]]>一、道教与饮茶习俗的形成
历史表明,道家或道教与茶的关系 ,比儒、佛二教更为久远。在中国茶文化萌芽期的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同时也是老庄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是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道教信徒为了修道成仙、长生不老 ,创造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所谓的服饵,就是通过服食药饵来摄生养命 ,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起初 ,道教服饵以服食金石丹药为主 ,然而这一类丹药须通过鼎炉炼制出来,所采用的原料以金、银、铅、汞及各种矿石为主 ,成本非常之昂贵 ,且服食的风险很大。草木类药饵则恰恰与之相反,虽然它的功效没有金石类药饵那样神奇 ,但是在养生延命方面依然可以达到可观的效果,于是,真人道士大都改服自然界生长的草木类药饵。
在道教徒们长期的研究、服食过程中,数以百计的草木类药物被道教人士所发现和认识 ,包括茶在内的大多数药物的功效也得到了确证。汉魏六朝的数百年间,谈到茶的功效的典籍很多。如《神农食经》言:“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时张揖《广雅》说:“其饮醒酒 ,令人不眠。”晋张华《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华佗《食论》言:“苦茶久服 ,益意思。”上述数则史料大都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谈论茶的药效的,认为饮茶之功效包括有力悦志、令人不眠、增进思维及醒酒等 ,由此表明人们对茶作用于人精神的功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道教对茶这种用作服食的神奇植物寄予相当大的希望 ,把茶视作轻身换骨、羽化成仙的“上药”,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如《壶居士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 ,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陶弘景《杂录》称:“苦荼轻身换骨 ,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 ,服之生羽翼。”
丹丘,是道教传说中的的神仙所居之地。丹丘子、黄山君、壶居士 ,据说都是汉代的仙人 ,从他们都爱好饮茶来看 ,此三人应当属于茶文化史上有最早的道教人物。虽然这些记载有些荒诞不经 ,但毕竟道出了道教与茶之渊源关系。在普通的道教人士看来 ,茶既然是天上神仙服食之灵药 ,其功效自是不同凡响,凡人食之 ,便可以上通仙灵了。后来 ,茶这样一种草木类药饵 ,在真人道士的服食过程中的渐渐日常化、嗜好化 ,并逐渐在社会上扩散开来 ,于是 ,茶从一种功能性的药物 ,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品。这是汉魏六朝时期饮茶习俗出现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同时也为饮茶的药用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道教对茶这种植物的认识不断加深 ,冀望长生不老的道士们开始在自己修炼之处种茶、饮茶。俗话说:“自古名山出名茶。”道徒们的隐居修炼之处 ,大都是人迹罕至的名山洞府、人间仙境 ,独特的僻静幽深地理位置和云雾缭绕的气候条件 ,使这些洞天福地具有茶树生长的优越条件 ,非常适宜种植茶叶,于是 ,在这些道徒们修行炼丹之所在 ,一批有影响的名茶被制造出来。如东汉末年 ,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玄就曾在天台山植茶。其后裔东晋葛洪在《抱朴子》追述:“盖竹山天台山有仙翁茶圃,旧传葛玄植茗于此。”此外如青城山、峨眉、庐山、武夷山、四明山、天目山、君山、罗浮山、衡山、逍遥山 南昌西山 等地 ,既是道教理想修道场所 ,又是著名的茶叶产地。
其时,道教神仙、真人道士与茶相伴的故事 ,也连篇累牍地出现在各种道教典籍和志怪小说中。汉代的《神异记》中,就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余姚人虞洪 ,入山采茗 ,遇一道士 ,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 ‘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 ,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 ,可以相给 ,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 ,乞相遗也。’因立奠祀 ,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故事中的丹丘子 ,与陶弘景所说的丹丘子 ,显然同是同一位神仙。其中说丹丘子为余姚虞洪指示大茶树 ,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陆羽《茶经 ·七之出》有“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大者殊异 ,小者与襄州同”的记载 ,表明至少在唐代或唐代以前 ,浙江省余姚县瀑布山中确有茶叶出产。
《晋书 ·艺术传》言:“敦煌人单道开 ,不畏寒暑 ,常服小石子 ,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 ,而饮茶苏而已。”单道开 ,姓孟 ,晋代敦煌人。幼好隐栖 ,曾学习辟谷 ,修行七年后 ,冬能自暖,夏能自凉。后赵武帝时,他在河南临漳昭德寺坐禅 ,经常用茶来驱除睡魔。从此人的事迹来看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道教中人。另据《宋录》记载:“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 ,子尚味之,曰: ‘此甘露也 ,何言茶茗 !’”新安王刘子鸾是南朝宋孝武帝的第八子 ,豫章王刘子尚是其第二子 ,这两位皇子到安徽寿县八公山昙济道人处饮茶 , 说明了此地的昙济道人是一位善烹茶的道士。此外 ,东晋干宝《搜神记》、陶潜《续搜神记》以及《异苑》、《广陵耆老传》诸书 ,均载有道教鬼神饮茶之奇闻异事。
从道教信徒们赞誉茶为仙茗、仙茶、甘露这一点来看 ,道教对茶这种植物的重视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从中不难发现汉魏六朝时饮茶风俗出现与道教的深刻渊源。当时,各种典籍中如此众多的道教茶事典故 ,既是道教人士热衷于饮茶之确证 ,又是饮茶风习开始向民间普及的一种表征。
二、道教与茶道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道德经》言:“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又云:“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意思是说 ,道是一种物质化的混元气体 ,是生化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道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着 ,道生天地 ,天地生万物 ,天地万物都是道的派生物 ,而不是本原。关于道的特征 ,老子说:“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杳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其真 ,其中有信。”在这里 ,道是空虚的、微妙的,它连绵不绝 ,充塞宇宙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它混混沌沌 ,恍恍惚惚 ,无上无下 ,无头无尾 ,没有任何具体的语言能描绘其形状 ,无具体的物质可以比喻其形状。
由于长期受道家学派重“道”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都形成了重“道”的传统 ,表现为人们不管做何事 ,都喜穷源竟委 ,追本溯源 ,总是希望从中寻找出一定的规律 ,悟出深刻的道理。人们在习惯上认为,大到天体运行、四季更迭 ,小到世间万事万物的生长收藏 ,其中总是有一个看不见的“道”或“理”在主宰 ,“天不变 ,道亦不变”。因此 ,天有天道 , 自然界有各物种的生息繁衍之道 ,做人有做人之道德 ,人与人之间君臣父子之道 ,经商有经商之道 ,做官有做官之道 ,即使是赚钱以维持生计这样的小事 ,也要“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至于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弹琴奕棋这样的雅事 ,更是要遵循其中所固有的“道”规律 的约束 ,而饮茶这样一种综合性的审美艺术、人格修养手段和生活方式 , 自然离不开“茶道”。
所谓茶道 ,其实就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理念精神和道德观念 ,它是茶人的自我修养、处世哲学、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人们一般认为,中国茶道诞生于中唐 ,陆羽《茶经》的问世 ,促使中唐以前的粗放式饮茶转变为艺术品饮 ,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初步形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萌芽 ,到中唐时期茶道的最终形成 ,处处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印迹。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与阴阳五行学说 ,道教所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崇简抑奢观念 ,以及致虚守静的修养方式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曾经指出:“儒学是中国茶道文化的筋骨 ,道学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佛学为中国茶道增添了神韵。”道家的自然天道观 ,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和思想观念的一个源头。老子《道德经》有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其中之“自然”,指的是自己而然 , 自己如此 ,非有意造作而成 ,也非外力所推动。在老子心目中,“道”是自然而然地“无为而无不为”的,因为它不是外力使然的,从而表现为一种决无勉强、自然而然的一种精神状态 ,因此 ,“道”的本身即“自然之道”。庄子的学说 ,也是有关“自然之道”的哲学 ,但它在想象和思维方面更显超凡脱俗。郭象在为庄子《齐物论》作注时说:“自己而然 ,则谓之天然。天然耳 ,非为也 ,故以天言之。”在这里 ,“天然”与“自然”意义相通。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和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 ,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及求真求美的理念。
中国茶道中的崇尚简朴、返朴归真的理念 ,在茶品、茶具、茶人、茶境四个方面都有深刻而集中的表现。从张华“饮真茶令人少眠”、桓温“常仰真茶”,到唐宋时期团饼茶统摄茶坛数百年 ,再到明清时期茶人们极力反对加珍果香药的团饼茶 ,大力推崇炒青散茶 ,因“天然者自胜耳”,从而在茶叶品类上实现了从饼茶到散茶的飞跃。茶类的变迁 ,当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其中隐含着中国茶道求真求美、顺应自然的理念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从茶具方面来说 ,茶道中的尚朴尚雅、反对奢华的观念 ,在自唐以来的茶具流变史上 ,无疑是明显的和一贯的。而历代茶人们对品茶环境的重视 ,主张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品茶之乐 ,更是茶道中崇尚自然观念的集中反映。
要达到“道”的自然境界 ,必须于“虚”、“静”中方能求得。老子言:“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天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庄子亦言:“夫虚静恬淡 ,寂漠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这种致虚守静、虚静恬淡的思想 ,既是道家自然观鲜明的体现 ,又是道教最基本的修养方式和终极追求。古语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道家的清静无为、宁静淡泊观念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表现为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大都讲究在静中明心见性 ,在静中证道悟道 ,同时又在静中感悟人生、寻求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
茶生于名山大川 ,承甘露之滋润 ,蕴天地之精气 ,大自然赋予其清新恬淡之秉性与恬静超脱的情怀 ,这与道家淡泊、清灵的心态深相契合 ,因此 ,道家的“致虚守静”观念 , 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茶道中来 ,成为中国茶道最基本的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在茶道中表现为“茶须静品”,也就是说 ,人们在饮茶之时,通过营造一种宁静气氛和空灵虚静的心境 ,让茶的甘芳静静地浸润心田肺腑 ,使每一个茶人的心灵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在虚静中得到升华与净化 ,思维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达到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诗云:“乳窦溅溅通石脉 ,绿尘愁草春江色。洞花入林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乌翎 ,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虚静空明的茶道境界 ,这当然是以致虚守静为旨归的道家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也明显受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有论者曾经指出,道家思想是《茶经》的哲学基础 ,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陆羽曾经说过:“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 ·一之源》这句话一向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其涵义与道教的崇简抑奢信条何其相似 ! 陆羽设计的风炉 ,则贯穿了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说。风炉用铜铁制成 ,如古鼎形。它有三足 ,一足铸“坎上巽下离于中”,意思是煮茶时把水 坎 放在上面 ,风 巽 从下面吹入 ,火 离 在中间燃烧 ,所说的是煮茶的原理。一足铸“体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饮茶使五脏调和 ,百病不生,所强调的是饮茶的功效。在炉口上方 ,设三个用于支撑茶钅复的支
垛 ,每个支垛也分别铸上“巽”、“离”、“坎”符号 ,以及象征风兽的“彪”、象征火禽的“翟”和象征水虫的鱼 ,其涵义与足上所铸文字一致。风炉的尺寸 ,壁体“厚三分 ,缘阔九分 ,令六分虚中”,这三、六、九也是道家喜爱的“易数”。道家对陆羽茶道思想的影响,单从煮茶的风炉设计上即可见一斑。
三、道教与茶文化的发展
目前 ,人们在茶文化的研究中比较突出佛教对茶文化的影响作用 ,对道教与茶文化的关系则研究不多、认识不足 ,这无疑失之偏颇。从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来看 , 自唐代饮茶风习在全社会普及以后 ,受社会各阶层对茶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道教对饮茶的热情丝毫不减。作为饮茶风俗最早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真人道士出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越来越大规模地介入茶事 ,推广茶道 ,在道教礼仪、祀典、斋醮之中,也开始更多地看到茶的身影。与佛教极其重视茶文化一样 ,众多的道教茶文化事象也成为茶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真人道士品茶 ,带上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超尘脱俗的意识 ,从而赋予中国茶文化空灵虚静的意境。唐朝道士李冶、施肩吾、吕岩 洞宾 、郑遨 ,五代时期高道杜光庭等人 ,都精于茶道。女道士李冶 约 756 前后在世,字季兰 ,吴兴人。她精于琴艺 ,长于诗词 ,同时又与当时的儒士、名僧及茶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尤与陆羽、皎然相契 ,说明她很可能是以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为中心的文人饮茶集团的成员之一。她在与茶圣陆羽的交往中,常以诗赠答 ,《全唐诗》中,存有李冶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显示出她与茶圣陆羽的密切关系 ,由此构成了茶叶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有学者认为,完全有理由说 ,是这一僧 皎然 、一道 李冶、一儒家隐士陆羽共同创造了唐代茶道格局。
“茶为涤烦子 ,酒为忘忧君。”这是著名道士施肩吾的咏茶名句。肩吾字希圣 ,号东斋 ,睦州分水 今浙江桐庐人。元和十五年 820 进士 ,因仕途险恶 ,隐居南昌西山修炼 ,世称华阳真人。他对饮茶颇有研究 ,写下了不少茶诗 ,仅《全唐诗》就录其三首。他所作的《春霁》一诗言:“煎茶水里花千片 ,候客亭中酒一樽。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诗中记载的唐代有把茶与花同煮的习惯 ,实可作为研究花茶起源的重要史料。
唐末道士郑遨 866 —939 ,字云叟 ,滑川白马 今河南滑县东 人。屡试进士不第 ,遂隐居山林为道士 ,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合称三高士。嗜酒喜茶 ,尝作饮酒诗千二百言 ,为人广为传诵 ,所作的饮茶诗也颇为有名。其《茶诗》云:“嫩芽香且灵 ,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 ,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 ,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 , 能令睡思清。”诗人用简炼语言描绘了从捣茶、制茶、碾茶到烹茶、饮茶的全过程 ,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寂寞冷
峻的道家茶韵。就连民间传说中八山之一的吕岩 ,也有茶诗传世 ,恐怕也是一位与茶形影不离之人。吕岩 798 —? ,一名岩客 ,字洞宾,号纯阳子 ,相传为京兆 今陕西西安市 人 ,一说为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 人。会昌中举进士不第 ,浪迹江湖 ,遇钟离权授以丹诀。唐末兵乱 ,携家人归隐中南山,后不知所终。其所作诗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唐诗》辑为四卷。《大云寺茶诗》言:“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 ,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诗中称颂僧茶制造之精、茶具之雅、烹点之妙、功效之奇 ,尽显道人饮茶之自然洒脱之态。
南宋时期 ,道教南宗的实际创立者、道教理论家白玉蟾 ,极喜饮茶 ,深得茶道真谛。白玉蟾 1194—1229 , 原名葛长庚 ,字如晦,号海琼子 ,海南琼山人 一说福建闽清人 。他出身豪门,能诗赋 ,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 ,乃遁入武夷山中,师事陈楠 ,修习内丹。后被誉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 ,朝廷赐封他为“紫清真人”。白玉蟾一曲长篇《茶歌》,共有四十八韵 ,洋洋三百余言 ,为人们传诵。更有名的还有《水调歌头 ·咏茶》:“二月一番雨 ,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 ,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技头雀舌 ,带露和烟捣碎 ,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 ,烹活火 ,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 ,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 ,战退睡魔百万 ,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 ,我欲上蓬莱。”作者在这首词中,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享乐今生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全真七子”之首的马钰的茶词 ,在道教茶文学作品中也颇具代表性。马钰 ,初名从义 ,字宜甫,后改名钰 ,字元宝 ,扶风今属陕西人。金贞元间举进士 ,后从王重阳学道 ,王重阳仙逝后 ,即由他执掌全真教。他在一首《长思仁 ·茶》中写道:“一枪茶 ,二旗茶 ,休献机心名义家 ,无眠为作差。无为茶 , 自然茶 ,天赐休心与道家 ,无眠功行加。”另一首《西江月》也很巧妙:“江畔溪边雪里 ,阴阳造化希奇。黄芽瑞草出幽微 ,别是一番香美。用玉轻轻研细 ,烹煎神水相宜。山侗啜罢赴瑶池 ,不让卢仝知味。”这两道词的涵义归结到一点,就是说道教品茶讲究的是贴近自然、清静无为,主张从修道成仙、养生延命的目的出发 ,以茶驱睡魔、增长功力道行 ,最终得道升天 ,到仙界瑶池中与群仙相会。
唐以后的大量文人茶诗和其他茶文学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上了道教文化的深刻印迹。尤其是 ,在唐宋两代的茶文化史上 ,举凡最具影响、千古传诵的茶诗 ,大都显露出深刻的道教思想影响的痕迹。例如 ,唐代诗僧皎然诗云:“丹丘羽人轻玉食 ,采茶饮之生羽翼。”《饮茶歌送郑容》卢仝《茶歌》有言:“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 ,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 ?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中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宋代梅尧臣诗云:“亦欲清风生两腋 ,从教吹去月轮旁。”《尝茶和公仪》范仲淹在诗中也有相似的描绘:“商山丈人休茹芝 ,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 ,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与章岷从事斗茶歌》这些充满道家情调的美妙的诗句 ,无一不显示出诗人对羽化成仙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空灵虚静之美。可以认为,道家或道教对茶文化的影响,既体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风俗的形成 ,又体现在唐宋以后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明清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 ,封建统治者对宗教施以更为严密的控制 ,道教文化趋于衰弱 ,但是 ,道教对茶文化的影响不但没有弱化 ,而且在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禅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寺院僧人自己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以及通过饮茶而福慧双修、明心见性的法门。茶主要是用来供佛、待客、自饮、结缘等。广义上禅茶无外乎烧水、冲茶、品饮,禅茶文化即通过吃茶的全过程而体悟禅法,禅茶产品是禅茶文化的载体,这个就不仅仅限于寺院和僧人的范畴。
狭义的禅茶以及禅茶文化防止大而不当所造成的含糊不清,明确了禅茶传承的主体,确保禅茶文化建设的目标明确。广义的禅茶更有利于大众认同、大众参与,是生活禅的具体应用。
经常听人说禅茶或者茶禅,有人把两者等同起来,认为谁先谁后宗旨不变,有人认为茶禅就是通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而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来演绎的一种茶道。茶是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禅是以茶净心之理,正清和雅之道。两者互为表里,互为因缘,互为体用,互为能所。可以茶喻禅,以茶行禅,以茶悟禅,以茶参禅。
二 禅茶的功德
唐代刘贞亮归纳《饮茶十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日僧惠明上人更是将茶德扩大到十条:诸天加护、父母孝养、恶魔降伏、睡眠自除、五脏调和、无病无灾、朋友和合、正心修身、烦恼消除、临终不乱。
禅茶不仅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而且祛肺痢,保健康,护齿明目、 解渴生津, 增长善根。因此饮茶便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三 禅茶的起源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茶为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和寺院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就有着不少对佛教的颂扬和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禅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关于禅茶的起源,西汉时期四川蒙顶山妙济大师亲植茶树,为佛教徒种茶的最早的记载。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说:“跣定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约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昭德寺内禅修,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说明至迟迄于东晋,佛教禅定已与用茶结缘。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改变了历代禅师的传法方式,四祖前历代禅师都是在一座山里边,石崖边,搭个茅棚住在那里,种植茶树,自给自足。四祖大师在双峰山下修一个大庙,有几百徒众聚集在一起,开荒种田,不作不食,除种植粮食外,最重要的是种植茶树。公元696年,武则天向禅宗六祖惠能赐茶。
禅宗北宗禅茶,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按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宋高僧传》卷八《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师传》)降魔藏少时胆大,不惧鬼魅,故号降魔藏。受戒以后先习律,后依神秀习禅。在泰山灵岩寺大兴北宗禅,“学者臻萃,供亿克周”,成为北方禅学中心之一。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与慧能弟子神会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大云寺“无遮大会”上辩论的崇远禅师即是降魔藏的弟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中孚禅子,显然是玉泉寺的禅僧。而开元年间的玉泉寺禅系,当属神秀的北宗。玉泉寺的禅僧们创制出仙人掌饼茶,革新茶叶加工工艺,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为后来唐代饼茶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李白称惠真“年八十余岁”,但惠真实际上终年79岁。因为常饮茶,所以高寿,脸色红润“如桃花”,犹如青壮年。惠真现身说法,证明饮玉泉茶“能还童、振枯、扶人寿”。惠真不仅常饮玉泉茶,而且与中孚一起,对仙人掌茶的采制、宣传、推广也有重要贡献。
南宗禅茶,马祖道一禅师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百丈怀海禅师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生产劳作对于茶叶的栽培、加工提供了实践经验。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通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清规中明确即于法堂设两鼓:居东北角者称“法鼓”,居西北角者称“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上堂时二通……茶鼓长击一通……”召集僧众饮茶。又每坐禅一炷香后,寺院监值都要供僧众饮茶,称“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不仅坐禅时如此,即在日常生活中,禅寺也处处不离茶之身影,如寺院中专设“茶堂”,供寺僧辩说佛理,招待施主、同参之用;寺院专设“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酬宾;寺门有“施茶僧”为游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种植茶树,专称“寺院茶”;上供诸佛菩萨历代祖师之茶,称“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挂单,依“戒腊”年限(即受具时间)的长短,先后奉茶,称“戒腊茶”,住持请全寺僧众饮茶称“普茶”。凡此种种肇始于坐禅饮茶,而后相沿成习,潜移默化为佛教寺院的法门规式,乃至迁延至今,足证茶事与佛门佛事的渊源之深。
佛法原本平常,就在日常茶饭之间,所以诸多祖德并非仅以一事一物以为悟机,而是随手拈来,触目菩提,《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院主当下大悟。禅宗“五家七宗”,历代禅师各具手眼,以直接的“吃茶去”、“且坐吃茶”的方式传法给弟子,使弟子在吃茶这件最平常的事中契悟本心,明自本性。这就形成了禅门独特的“吃茶”传法宗风。宋代临济宗圆悟国师编《碧岩集》在禅门影响甚大,其手书“茶禅一味”更把以茶传法推向了高潮。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关于茶方面的巨作。陆羽自幼在寺院长大,乃至其著《茶经》期间,与名僧皎然关系密切,可以说陆羽一直与佛教有甚深联系。经过《茶经》的教化和普及,寺院茶文化逐步走向社会大众。
四 禅茶文化
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禅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很好地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精髓与茶的高贵品行,具有“正清和雅”的鲜明文化特征,“正”,是指儒家的浩然正气;“清”,则是道家的清风雅趣、淡泊人生;“和”,包含佛家的众生平等、一团和气;“雅”,代表茶所带来的活甘清香的雅气。这些文化特质使禅茶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它注重“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文化内涵,注重兼容并蓄,雅俗同归的精神境界,文化本身在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中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现代社会意义深远。
1、禅茶文化基础
禅茶文化的基础在于禅与茶在“苦、静、凡、放”方面的相通之处。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其实就是不断的拿起放下!
2、禅茶文化精神
此处仅以佛教来理解禅茶文化,关于儒家和道家对禅茶文化的体悟部分待有缘人来解。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则是茶的脱俗与高雅。
]]>到东汉以后,川茶的种植更加扩大,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郡“出茶”,什邡县“山出好茶”,“南安、武阳皆出名茶”。
据清代康熙47年(1708)出书的《广群芳谱·茶谱一》记载四川名茶有:“蜀州雀舌、鸟嘴、麦颗,盖嫩芽所造似之。又有片甲者,早春黄芽叶相抱如片甲也。蝉翼,叶软薄如蝉翼也。……蜀之雅州蒙山顶,有露芽、谷芽,皆云火前者。言采造于禁火之前也。火后者次之。一云雅州蒙顶茶,其生最晚,在春夏之交,常有云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剑南石花露鋑芽”,“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夔州香山”,“皆茶之极品”。
1978年冬,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曾带队到全国各地调研考察,看到蒙山记载吴理真种茶事迹的汉碑后,兴奋地在其《茶叶通史》中认定:“蒙山有我国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确认了吴理真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确切可考的人工种植茶叶第一人,蒙山也是我国乃至于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种植茶叶的地方。(刘时和)
川茶漫话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始于蜀。蜀为中国茶业文化的摇篮。
清初学者顾炎武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得出如下结论:“自秦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他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据《华阳国志》记载,川茶在周武王时(约公元前1058年)已列为贡品,“国有芳,香茗”。公元前59年,两汉王褒在《僮约》有“脍鱼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反映当时的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也有了专门的茶具,由于茶业消费的需要,茶业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一类的茶业市场。西晋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赞扬茶叶在各种饮料中可称第一,其美味饮誉天下。“芳茶冠六清,溢味插九区。”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规模相当大的茶园,且名闻全国。据唐代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说明四川茶业之兴旺。陆羽称赞四川的蒙顶茶,是天下第一茶,是茶中绝品。据中外茶叶专家近几年的考证,蒙顶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名茶。蒙顶茶产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的蒙山。蒙山地处名山县,古称蒙山“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山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山林木苍翠,云盘雾盖,“恶草不生生淑茗”。蒙山产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唐代起,至明清皆为贡品。唐宋以来,川茶因蒙顶茶而名闻天下。唐代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蒙顶茶“应是人间第一茶”。
蒙顶茶是蒙山各类名茶的总称,其中品质最佳的如蒙顶甘露、蒙顶黄芽,不仅供国内销售,国外也享盛名。正是“万紫千红花色新,春报极品味独新;银毫金光冠全球,叶凝琼香胜仙茗”。除蒙顶茶外,现代四川的名茶有雅安的峨眉毛峰、金尖茶、雨城银芽、雨城云雾、雨城露芽,成都市的青城雪芽、文君嫩绿等均获得茶业界的好评。形如竹叶、青秀悦目的峨眉竹叶青与银芽秀丽、鲜嫩显毫的峨眉毛峰,在1985年葡萄牙举行的第24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均荣获国际金奖。
四川茶业名闻古今,品茗之风甚行,茶馆更独具特色。成都市的大街小巷,都有热闹的茶馆。旧时,成都东大街的“华华茶厅”,三厅四院,深不可测,是全国闻名的大茶馆。四川人品茗,最喜欢品饮茉莉花茶。其茶嗅之清香扑鼻,品之浓香绕舌,品后余香不散,边品边聊天,其乐无穷。旧时华阳县中兴镇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在柱子贴着一幅对联:“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此联言简意赅,道出了四川茶馆饮茶人的情景和心态。茶馆是人们聚会小憩的场所,在那里品茗消遣,说古道今,叙话家常,交流信息,畅叙平生之快事,排除心中之郁闷。旧时成都有家兼营酒食的茶馆,门口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碗茶去;
求衣苦,求食苦,苦中作乐打壶酒来。
四川茶馆遍布城乡,茶馆的椅子是用竹子作的,坐垫用竹篾条编成,柔软舒适,又有扶手和靠背,平稳贴身,聊天不累,打盹不摔。外省茶具多用壶和杯,而四川人则喜欢用“盖碗杯”泡茶,俗称喝盖碗茶。“盖碗杯”由茶盖、茶碗、茶船(茶托)组成。据说,茶船是四川发明的。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四川节度使兼成都尹崔宁之女,饮茶时生怕茶杯烫手,用碟子托着,又怕茶杯倒,便用蜡将杯子固定在蝶子中间。不久,崔宁命工匠以漆环代蜡做茶碟,并用以招待宾客,用者均感方便,从那以后,便演变为茶托,愈制愈精,多达百余种。由于四川饮茶的历史久远,西汉时便有“烹茶尽具”的记载,唐朝时,茶具也颇具特色,当时的四川瓷窑很出名,大邑县出产的茶碗,贻质洁白,雅致悦目。杜甫有诗称赞:“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茶馆内有专司泡茶和添开水的“堂倌”,不少“堂倌”技艺高超。品茶人落座后,茶倌一手提水壶,一手夹着一摞茶具,来到桌前一挥手,茶船满桌开花,恰到好处地在客人前停下,接着把装好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上,冲茶盖碗。冲茶技艺干净利落,令人叫绝。
近几年来,成都的茶馆已逐步增加现代派的色彩,广式的茶楼、茶厅栉比林立,以往的“堂倌”冲茶的技艺不易见到,代之是时髦的女郎端茶送水,或表演外地茶艺,服务倒是一流,只是价格昂贵,令人望茶兴叹!
仙茶故乡 四川蒙山
蒙山,又叫蒙顶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城西,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延伸至雅安市境内。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从蒙顶远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 风景如画。 蒙山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从海拔800-11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 现存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座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 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
蒙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 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
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风景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茶文化给蒙山留下了许多令人向往的史迹,主要有: 1、天盖寺 位于蒙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0余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山》碑为最。 2、皇茶园 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 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侏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 3、甘露石室 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 4、蒙泉井 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 5、永兴寺 座落于蒙顶西侧山腰,海拔1000米。依山向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石雕,有九龙蟠绕,透雕“永兴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对。大雄殿为重檐悬山式,石楼三间,面阔12米,柱、梁、壁、楼等皆为全石结构,气势凝重。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幅。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满枝。 6、盘龙亭 位于蒙山山脊东侧。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 7、天梯古道 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坡度登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 8、茶史博物馆 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由张爱萍题写馆名。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标本和茶具。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各类名茶实物与历代形态 各异的茶具相映生辉。徜徉于茶史博物馆,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四川四大茗茶
四川多大山,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综合条件极好,平原活野,水旱从人,物产丰富。所以四川的茶也特别地好喝,全国闻名的茶就有好几种,其中蕴含的四川茶文化也相当的浓厚与独到。
蒙顶茶:
蒙顶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从西汉时起,蜀人就开始在蒙山种植茶树。唐白居易咏蒙顶茶曰:“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因而得名。陆羽也在《茶经》中品评天下名茶曰:“蒙顶第一,顾渚第二”。可见,蒙顶茶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品种之一。因此,人们称它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山所在的雅安、名山地区常年阴雨连绵,云雾覆盖,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于茶叶的生长。蒙山种茶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时一位名叫吴理真的农民“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故名“仙茶”。唐代元和年间,蒙顶五峰被辟为“皇茶园”,蒙顶茶被列为贡茶,奉献皇室享用。每到春天茶树抽芽之时,当地县令便选择吉日,沐斋更衣,于上清峰上焚香跪拜。然后由十二名僧人采摘茶叶,每芽只取一叶,共采三百六十五叶。众寺僧盘坐颂经,由制茶僧精心炒制。制成茶后,盛入两只银瓶内,入贡京城,供皇帝祀祖之用。另外,又在蒙山菱角峰下采摘被称为“凡种”的茶叶精制成茶,贮于18只锡瓶,陪贡入京,称之为“陪茶”、“凡茶”, 供帝王宫内饮用。这种贡茶礼仪,自唐代中期开始,至清末停供,1000多年来代代相传。
蒙顶茶品种较多,按大类分有散茶和成型茶。散茶中有雷鸣、雀舌、白毫等;成型茶中有龙团、凤饼等。现在,蒙顶茶名茶种类有甘露、黄芽、石茶、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它形状纤细,叶整芽全,身披银毫,色绿微黄。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齿颊留香。
蒙顶茶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条形细紧显毫,色泽碧绿光润;茶汤清亮、深泛绿、浅含黄,茶叶条条伸展开来,一芽一叶清晰可见,具有高山茶的独特风格。茶以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香气清雅、味醇而甘,扬名中外。清代名士赵恒曾在《拭蒙茶诗》中这样地描述和称赞蒙顶茶:
色淡香长品自仙,
露芽新掇亲手煎。
一壶沁入诗脾后,
梦醒甘回两颊涎。
蒙山茶的传闻
从远古时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发现茶叶可作药用,便大量采摘野生茶叶,正如《茶经》所写,用“伐而掇之”的手段,致使野生茶树逐渐减少。此后,大量的消费,促进了茶业的发展。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象其它农作物一样,茶树也应当经过人工栽培,才能满足对茶叶需要量的日益增长,有人开始对茶树进行研究,又随着人们知识的积累,渐渐出现了人工培植的茶园,蒙山茶园就是一例。
四川雅安附近的蒙山,既不象二郎山那样险峻,也不如峨嵋山雄奇;既不见幽深的峡谷:也不生嶙峋的怪石。沿着栈道的石级举步而上,放眼望去,云蒸霞蔚之中,远近尽是翠绿的茶园,登临山顶,立刻会被古朴、肃意的气氛所感染:白果树蔽白参天,古蒙井泉印满苍苔,从那牌坊和坍塌的古庙遗址可以看出,千百年前,这里也是佛徒满门,香火鼎盛之地。
最引人注目的古迹,要属蒙山五峰之间的一处斑剥古老的石栏,石栏呈正方形,维护着不足三十平方米的肥土沃壤。相传西汉未年,甘露寺的禅师姓吴名理直,曾在石栏内栽植七棵茶树,被人们认为是仙茶,树高一尺左右,来制成茶,饮之能治宿疾。于是,蒙山茶远近驰名。后来,因其品质优异,被列为向皇帝进贡的贡茶,专门建立了御茶园,据说,采摘仙茶,仪式隆重。“年年叶共周大转”,每年只采三百六十片芽叶,先在新釜中翻炒,后经炭火焙干,贮存在两个银瓶内,进贡京都,为皇帝祭天祭祖之用。有人称它为“人间第一茶”。“杨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至今仍被人们称为双绝,众多大小茶馆,写成对联,以便招徕茶客。如今,仙茶虽无从查考,可是石栏仍在,成为历史的佐证。由此可以推论,远在西汉以前,蒙山一带,已经出现人工栽培的茶园,该山僧人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立碑记蒙山植茶史“……灵茗之种植于主峰之中,高不盈尺,……廻异寻常”;“蒙山有茶,受灵气之精,其茶芳香。”石碑至今仍存,成为后人考察茶叶栽培史的珍贵遗迹。
峨眉山茶:
该茶产于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四川省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峨眉山山腰的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黑水寺一带是盛产竹叶青茶的好地方。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翠竹茂密,茶树生长十分适宜。
青城茶:
青城不仅产茶历史悠久,而且茶叶花色品种也甚丰富。据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发掘古代名茶生产技艺,按照青城茶的特点,吸取传统制茶技术的优点,提高、发展、创制而成的。
屏山茶:
屏山炒青产于屏山县名优茶总公司,该公司出产的名茶“龙湖翠”,优质茶“屏山炒青”出口绿茶、花茶及精制茶杯系列。八九年以来名茶“龙湖翠”、优质茶“屏山炒青”多次获省巴蜀食品节金奖。九二年“龙湖翠”获亚太地区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各界朋友欢迎。
茶具:从金凤窑黑釉茶盏看宋代“斗茶”
金凤窑系一处宋代民窑,坐落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金凤乡金凤村一个名为窑沙坡的小山包上。成都市文化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1月至5月对该窑址进行发掘,发现宋代窑炉34座10处作坊区,黑釉茶盏是金凤窑瓷器的大宗产品,有大小厚薄不同的20种造型,估计与宋代"斗茶"风尚息息相关。
金凤窑黑釉茶盏的共同特征是大口、斜腹略弧、小饼足,底径和盏面口径比例相差较大,
其造型、工艺等与福建建窑以及重庆涂山窑和川西北广元窑的茶盏有不少相近的地方。其纹样以窑变纹为主,有兔毫纹、星点纹、鹧鸪斑纹、油滴纹以及压印的酱彩斑纹等,很多黑釉盏的釉面泛蓝,有反射虹彩斑块的晕圈和线条。金凤窑的黑釉盏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美的乳浊釉和结晶釉,器表光洁莹润,充分体现了石灰碱釉的质感美,也体现了宋人沉静雅素的美学风格。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据宋人的笔记、话本记载,宋时的酒楼、茶坊都悬挂名人字画,以器皿为号召。饭店用耀州青瓷碗,饮食担子用定州白瓷器,可见当时的风气和瓷器的普及。四川地区的瓷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南宋,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的经济在相对安定的局面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又由于金人南侵使得北方熟练窑工南逃,造成了北方瓷业的衰落,也为南方的窑场带来了不少新技术,从而加快了南方各地瓷业的发展,金凤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凤窑所烧制的白瓷碗就与河北的磁州窑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有可能就是北方窑工南下所致。 而金凤窑大量烧制黑釉盏则与当时盛行全国的"斗茶"习俗有很大关系。我国早在秦汉以前就开始以茶作为饮料;到唐代,饮茶成为一种遍布全国、老少咸宜的祖习尚。入宋以后,城镇茶馆风靡各地,饮茶更发展成"斗茶",并很快风行南北,从高踞于庙堂之上的达官贵人,到行吟于泽畔山边的文人墨客,从策肥御轻的公子哥儿,到车水卖浆的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这是因为宋代在理学思潮的熏陶下,重视人的内省功夫,通过内心的沉思,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净化。庄严肃穆,澄心静虑地面壁参禅式的斗茶,反映了重视内省功夫的时代精神和心理素质。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在黑、褐、青、青白、白色等不同釉色的茶盏中,以黑釉茶盏最适宜衬托白色的茶沫以供观察,于是黑釉茶盏随着"斗茶"风气的盛行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梅尧臣和苏辙的诗句:"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其中福建建窑所烧制的黑釉盏最为著名,蔡襄《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金凤窑所在地区不仅有丰富的瓷土和煤碳资源,还有着悠久的瓷器烧造历史和传统,这是金凤窑能够生根发芽的土壤;宋代风尚用黑釉盏斗茶,加之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饮茶习俗的盛行,对黑釉盏的大量需求,促使了金凤窑大量烧制黑釉茶盏。
最早记载种茶的“摩崖石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植茶石刻的国家,而我国最早的植茶石刻就在四川省万源云石窝乡古社坪石壁上,即摩崖石刻《紫芸平植茗灵园记》,刻凿时间是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
万源古称太平县,地处秦巴山区南麓,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紫芸平值茗灵园记》记载 的是元符二年(1099年)本市草坝乡石窝社坪邑人王雅与其子王敏从建溪(福建南平建瓯、建 阳一带)带来茶树植于宅旁,茶树生长繁茂的历史。为彰前人,传后世,王雅之子王敏特撰 《紫芸平植茗园记》一文,并请来一位山东僧人将《园记》刻于宅旁之岩石刻位于石窝乡古 社坪村西北1公里处的苏家岩上,距地面3.75米,题记并诗计205字。长2.36米、宽0.84 米,字为阴刻楷书,从左至右竖行排列,字径长0.08米、宽0.05米。字间距0.03米,行 距0.07米,题名的“紫芸平植茗灵园记”几个字体略大,详文如下:
紫芸平植茗灵园
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从始而荒,昔日大黄合宅,时在元符二载,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群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 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荣、覆茗物 而敏盛。至于大观中,求文于篷莱,释刻石以为记。可传体而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鉴 者,亦有将有感于斯文也。
筑成小圆疑蒙顶。
分得灵根自建溪。
昨夜风雷先早发,
绿芽和露濯春畦。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
此岩刻于一九八七年三月重被世人发现。字刻凿在整块大岩上,在它的上洞约05米处, 岩石整齐地向前伸出0.4米的遮掩,将岩刻自然地保护起来,使之不受来自上面的雨水冲刷 ,泥沙污染。岩刻前面有成片的树林,遮住了太阳的暴晒和飘雨的直接漫蚀。故而岩刻被发现后,完整清晰。
这块岩刻的发现。记载了万源绿茶历史和福建建溪的种茶历史,两地都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产茶地。
四川茶语
茶叶叫做“叶子”。茶碗中茶叶多称作“饱”,反之则为“啬”。饮茶叫作“吃茶”。把开水第一次冲进茶碗叫“发叶子”,再向茶碗内冲水则叫“掺茶”。“一道”(“一开”)、“二道”(“二开”)是吃茶之常用语,“开”即指掺水时揭开茶盖。“才喝一道(一开)”是指时间较短,才掺水一次。 品茶之人最忌别人来喝其二道茶,因其色、香、味正佳,故有“头道水,二道茶”之说。
如是讨茶喝,因是别人喝过的茶,故称为“加班茶”。每道茶只能饮一半,茶碗中所剩之茶水称为“茶母子”。
茶馆中常有人“喊茶钱”,即某人走进茶馆时,熟人便喊“茶钱我这里会了”。喊茶钱的人越多,来人的面子就越大。其要口称“挨过,挨过”以致谢。